棱镜通讯 No.34

2021/05/14 15:13

用强力研读书

“强力研读”不追求读书的广度,而追求深度。除此之外,它跟科学训练法有三个共同特点:
第一,不好玩。世界冠军培训基地没有“寓教于乐”这个概念。“强力研读”不是为了娱乐和休息,而是用非常严肃认真的态度,非得把一本书给融会贯通以至于能够学以致用不可。这种读法相当累。
第二,用的时间很少。据说在那种专门培养天才的最好的音乐学校里,孩子们每天真正练琴的时间绝对不超过2个小时。因为没人能长时间坚持那样的强度,而没有强度的训练还不如不练。我真正读书的时间相当有限,平均大概每天少于一小时;只有在最有必要的情况下我才会写读书笔记,可能每周也不到一小时。
第三,不追求读得快。很多读书方法教人怎么用最快的速度读完一本书,其实那些有必要快速读完的书根本不配让我们读。追求把一本书快速读完,就好像追求把一只曲子快速弹完一样,这不是练琴是完成练琴任务。据说,美国最好的小提琴学校里面有一条规矩,说如果谁练习的时候不够慢,以至于被人听出来他练的是什么曲子,那就说明他没有用正确的方法练琴,必须立即纠正。

笔记是对一本好书最大的敬意。写的过程如同跟着作者把这本书演练一遍,所以它的一个附带好处是对写书这个工作越来越熟悉,以至于学会自己写书。

扩展:

阅读的境界与方法
一天读完三本书:我的高效阅读技巧
《书读完了》国学阅读的整体策略
真格、新东方创始人王强读书方法论拆解

美颜的动机、意义与解读——青年女性照片编辑行为的质性分析

在社交媒体平台,无论是“强连接”还是“弱连接”关系的建立都依赖于一个重要的媒介——美颜后的身体。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一书中提出“媒介即讯息”,并认为媒介也塑造着人类的社会交往。在社交媒体环境中,人的身体也不单纯地作为生物性的存在,而是作为媒介承载着不同的信息。布尔迪厄认为,身体的差异体现了也塑造了阶层间的区隔,行动者会有意无意根据习性的配置选择行动。社交平台上的青年女性以身体和形象为媒介,向社交平台的“观众”传达自己的观念和格调。

美国的文化批评家保罗·福塞尔在其著作《格调:社会等级与生活品味》中谈到,一个人的阶级地位可以通过他的外貌衣着来判断,讲究品味和格调可以摆脱社会阶层的束缚。由此看来,外貌作为个体地位的评判标准也受到社会大众的普遍认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或许不能轻易地改变外貌和格调,但在美颜软件里这样的需求可以得到最大化的满足,个体可以利用技术手段建构任意的形象,实现某种虚拟的阶级跨越、形成与其他人的区隔,而这也成为了青年女性热衷于使用美颜软件的重要因素。

在互联网平台的社交中,青年女性建构自我的方式也折射出她们如何建构他者。在虚拟公共空间的外形呈现一定要趋近完美才能让自己安心,但凡照片被人发现瑕疵便会陷入焦虑和自我怀疑,而这样的负面情绪又会成为下一次完美呈现的动力。技术在无形中助推了美颜幻象弥散的恶性循环,在他人凝视和媒介审美的裹挟中,个体完成了焦虑的“救赎”。社会学家马尔库塞认为,技术其实是一种全新的社会控制形式,技术的发展可能到来的是社会单向度的趋同。因为技术表面上提供了一种让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和幸福意识,但实际上却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控制的新形式19。美颜软件可以被个体任意操控,在社交平台的公共空间里呈现出理想的美好形象,尽管从表面上看技术使个体得到了心理的满足和愉悦,但事实上却让青年女性过度关注自己的身体、追逐虚幻的理想形象。美颜软件塑造的社交规约从线上的虚拟空间扩散到线下的现实生活,在潜移默化中完成了技术对青年女性的规训。

社交媒体平台的完美呈现背后,也隐藏着无数个体的空洞、孤独和迷失;技术与身体的互嵌过程中,消解了自我的真实认知。在社交平台的美颜时代,“颜值即正义”的观念深入人心,照片上一笔一划的勾勒为外貌至上的价值取向推波助澜。

6B4T?極端厭男?:韓國激進女權的進擊與政界的性別之戰

韩国的女权主义最早可以追溯到日本殖民中期。朝鲜半岛出现第一个女性团体——槿友会,这是以基督教为基础展开的保守女性教育启蒙运动。不过在短短四年后,在日本的镇压下,槿友会宣布解散。之后的几十年里,韩国的女性运动相对空白。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对抗权威体制的社会氛围下,先驱女性运动团体相继成立。

不少女性表示,不想结婚生子源于整个社会的结构性问题,韩国社会本身对性别缺少正确的认知。在韩国,女性被视为“生育机器”,生下孩子后,还会被嘲讽为“Mom虫”,被视为对社会没有任何实际贡献的存在。这种性别认知的缺失根本原因在于“家父长制”,而决心要实践4B主张的女性认为,性爱、恋爱、结婚、生育行为会巩固现有的父权制,因此她们希望以这种“极端”方式来表达对这种制度的不满。同时,许多女性也认为与异性恋爱存在众多安全隐患,如“Stealthing”(男性在伴侣不知情的情况下摘下安全套的行为)、约会暴力、非法拍摄等都成为了女性必须承受的危险。
首尔女子大学基础教育院教授闵佳英分析说:“年轻女性看到在亲密关系中也发生非法摄影、暴力等问题后,不再觉得亲密关系是安全的。同时也认识到此前女性身上的社会性作用会成为阻碍个人成长的绊脚石。”而这两年,4B倡议在原有的基础上发展成为6B,增加了不购买厌女企业的产品和单身女性互助。同时也出现了4T倡议——即,脱束身衣、脱宗教、脱御宅文化、脱偶像。其中,脱束身衣(corset - free movement)这一词最初出现于2016年的“Womad”论坛,寓意为脱掉社会强加于女性的种种束缚。在网络上,这一话题不断发酵,不少女性在社交网络上传了毁损化妆品、高跟鞋的照片和视频。越来越多的韩国女性开始背离“男性主导的韩国社会”的传统期望,更主张女性从男性为中心的政治文化影响中脱离自立。

2018年底,韩国民调机构Realmeter的民调显示,20-29岁男性成为对文在寅政府负面评价最高的人群。以男性为主的一些网络社区中,经常可以看到“女权总统”、“女权政府”来讽刺文在寅及共同民主党,以及一些嘲笑女性安心住宅或地铁孕妇照顾席的文章。许多年轻男性认为,#Metoo运动的罪魁祸首是老一辈男性,年轻人却成为“背锅侠”,认为讨论性别问题对他们不公平。

软件工程的最大难题

阮一峰说的这句话很在理,“说实话,这门课不适合本科生,因为学生可能体会不到,课程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只有亲身参与过大项目的开发,经历过大团队,才能感受为什么软件工程很重要,又很难做对。” 因为我本科就是学的软件工程专业,深有感触。

《王慧文清华公开课》读后感:论天才的算力、算法和信息

~天才的悲哀就在于,他搞懂了规则,却没有搞懂人。他自己想明白了,就想当然的以为别人也会想明白。他不但错误的忽略了只想到33的人的存在,更忽略了没有思考的,或者存心不按规则玩的人的存在。毕竟,这个世界不是一个只有天才的世界。~

看看王慧文是怎么学习零售行业的:
举个零售行业的例子,老王问了各种便利店和超市品牌的老大“零售这个行业供给重要还是 需求重要”,所有老大的回答都是供给重要,老王认为这个回答和自己的商业常识不匹配, 因为在今天工业化生产的环境里大部分商品都是供过于求的。

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是这些老大是真的这么看还是真的这么干,于是就问这些老大在你们公司什么事情是非你自己干不可的,老大们的一致回答说选址都是老大自己干的,有个老大甚至说中国上千个门店的选址都是他自己做的,而选址是需求的集合——虽然老大们语言上 说供给很重要,但行为却很诚实。

首先,要把自己的算法整理好。这里面有很多点,基本都在软素质上:
心态开放,接受自己有认知错误的事实
不卑不亢,不去证明自己的算力,而是提高实力
少用直觉来做快思考,要调动注意力来慢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
其次,把自己的信息源调整到最佳:
1. 主动搜索,而不是被动接收推送 —— 算法推荐是给懒人的信息茧房
2. 结交各行业顶级信源
3. 独立考察调研分析,积累认知

国产剧,没有穷人的“乌托邦”

急当代父母之所急,将镜头对准小升初家庭,奉上了聚焦教育问题的《小舍得》,赞助商是推崇奥数是王道的学而思网校,缘,妙不可言。

集齐国产剧几大爆款元素,一切剧情为冲突服务,本质还是撕X,十多集的篇幅里杂糅了自带讨论度的种种社会现象,愤怒的、奇葩的、焦灼的、感同身受的,不同观众总能找到一个点去投射代入,妥妥的热搜话题预备役选手。

中产阶级全面占领国产剧,人均精英高层,满眼北上广深,在国产剧里扔一块砖头,10个中能砸到9个总裁、总监、公关、设计、律师。普通人只有靠边站的份儿。

“里子”是时代转变下每个个体面临的人生困境和面对苦难时自我化解的承受能力,所以《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虽然苦,却不会让人心慌焦虑,反而给人一种不服输、就是干的劲儿。

60多年前的一场工作会议上,毛主席说:文艺平部门,戏曲、电影方面也要抓一下推陈出新的问题,戏剧要推陈出新,不应该推陈出“陈”,舞台上尽是帝王将相、家丁、丫鬟。

视频剪刀手的江湖:信仰、诱惑和暗礁

这是一个短视频时代的机会,却也不得不面临现实的问题。近日,爱奇艺、腾讯视频、优酷等逾70家影视传媒单位企业联合声明,表示将对公众账号生产运营者未经授权剪辑、切条、搬运、传播影视作品内容行为发起法律维权。

没有人能够给青年人提供意义 ——项飙

这里我想起陈嘉映老师的一句话:“应该让无能的人安乐,有能的施展雄才。实情却往往是无能的不幸,有能的去谋取安乐。”三和青年被污名,在一定程度上就是那些有能力的去安乐的人不太允许所谓无能的人不模仿他们自己的轨迹,要自己去寻找自己的方式。换句话说,谋取到安乐的人在一定程度上是期望,无能的人不仅在物质上不幸,而且在心理上去承担相压力,去承认自己是个失败者。三和青年做的无非就是我不要那些物质上的满足,但是我也不想承认自己是这个游戏的失败者。但是我们看到,有的时候在社会里面,这也是不被允许的。你就这样的悄然走开,很多人看不惯。
当代青年的空虚和荒芜感可能正是来自于他们的选择和现在主流话语所能提供的阐释意义的工具之间存在着距离。大家不知道该怎么用大家愿意接受的话语来反映自己的所思所感。同时又不愿意完全顺应着主流话语规定的路线来生活。不是说青年的生活、青年人本身空虚了,这个空虚其实是一个间隔、是一种断裂,也就是相对单一的主流话语和多样的不断变化的个体实践之间的断裂。

所以在现代经济究竟是要需要多样性还是摧毁多样性,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一方面,现代经济在鼓励所谓个性消费,也在鼓励多元文化。但是,另外一方面,它要把这种个别的差异、多元的文化一定要组织到一个框架里面去。比较典型的例子,全世界的选美,本来各个地方对美的定义是很不一样的。但是现在这个选美的过程、选美的方式以及选美活动的组织策划流程都变成了高度的一致。也就是一些表面形式上的不同是被组合到一个越来越趋同的实践框架里来。

评论家的使命只在于书籍本身


塞姆利坚持认为我们需要更多的“喷子”,因为“我们总是被温和胁迫,只能一直点头、微笑以表示同意”。他认为,我们需要“激进的悲观”、“富有成效的怀疑”和“无情的批评”。像每一个友善热情的后现代主义者一样,塞姆利不区分电影、电视、艺术和文学,一切都只是“文本”,因此所有的批判性实践都被合并为同一种“批评”,这就消除了不同领域所带来的多样的挑战,使得他的论点难以应用。

不仅因为在如今更加多样化的评判视野中,我们毫无疑问破天荒地拥有了更加多元的历史、书藏、形而上学和直觉力;也不仅仅是因为暗示过去的批评时代没有令人窒息的道德感和公正的政治性实际上是在遗忘历史;更是因为正如任何关于繁荣与萧条的论断一样,我们仅仅是在哀叹萧条,却没有问到底为什么会有曾经的繁荣。

社交媒体使许多事物变得愚蠢至极,但事实上它几乎不会对文学批评构成任何存在性的威胁。塞姆利的某些质疑并没有错,比如社交媒体上的评论家们的确会手下留情。太多的推特时间会导致他们丧失深度知觉,当创作者和作品融合成了同一个品牌标签,对作品的评判会像是对个体创作者的评判。

社交媒体提供了一个拥有活跃、跨领域受众的平台,而评论家们显然已经失去了这些人;这个平台人满为患,且没有四处流动的资本。但美国二十世纪中叶的繁荣不会再回来了,如果批评家始终怀念当时的繁荣,而轻视这个时代,那就足以证明他们无法成为今天的杰出发言人。

非正常”军武:“屠龙”始末——旧日本陆军二式双座战斗机小传

“朱泙漫学屠龙于支离益,殚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庄子·列御寇》

M1 iPad Pro 跑分公布:16GB 内存以及 1TB 存储的 12.9 英寸 iPad Pro 跑出了 1060247 分的成绩,此前同样搭载 M1 的 MacBook Air(8+512GB)跑出的 1119243 分

信息与想法的川流,如何收纳与整理?

麻木不仁的日子里,记录,即是抵抗。
D0uju.jpg

摄影记录|背影里的故事

是枝裕和说:“时间终将带我们找到谅解的出口。”在漫长的时空隧道里,我们逐渐的学会包容、学会理解、学会爱的方式。
D0H5G.jpg
我也有拍背影的爱好,人的背影配合环境,这张照片就在讲述一个深沉的故事。

视频:赛博朋克山海经

真的太酷太酷了。

文摘

  1. 1980年,加利福尼亚的一名商人创办了一个精子库,只存储诺贝尔奖获得者和其他杰出知识权威的精子,承诺为女性提供科学界最佳精子,帮助她们生下天才婴儿。在该精子库的努力之下,大约有200名儿童出生,但还没有一人成为杰出天才,甚至连成就斐然的工程师都没有。 —《人体简史》,作者为比尔·布莱森
  2. 不妨用量化的思路做个测算:一本单位信息量的书的价格除以读者的平均吸收率,才是单位知识的价格。考虑到很多知识在保证吸收率的商学院或培训机构价格不菲,动辄几十万,所以绝大多数人的平均吸收率在百分之零点几的样子(不会更高只会更低)。这就是普通人能从读书获得的收益。
  3. 凡心所向,素履所往,生如逆旅,一苇以航。——《尘曲》
  4. 大部分的所谓创新,都是把问题搞复杂化而已。
  5. 一直以来都很信仰秩序,甚至于对无序有着生理上的厌恶。这恐怕和技术思维有着很大关系。这一年尝试思考更多,愈发意识到所有生命力顽强的系统都有着混沌和秩序两股力量,而前者才是生命真正的原动力。
  6. 造谣的骗子已经有序撤离了,被骗的傻子还在负隅顽抗。
  7. 生活也是真的,但不是那样的真,生活也是美的,但不是那样的美,生活也是善的,但不是那样的善。幻想与现实之间,就是相差了这样微妙而致命的、令人感伤的距离。——陈丹燕
  8. 把夜晚看作是白天的归宿,把黎明看作是一切事物的胜利。
  9. 野球场四大怪物:勾手老大爷,矮壮篮板怪,高瘦中投王,偶像练习生。
  10. 凡事都有偶然的凑巧,结果却又如宿命的必然。——《边城》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17年3月第1版